top of page
搜尋

十月﹒革新功課班

已更新:2023年9月5日

撰文:Miss Anna(苗茵教育顧問導師)



十月剛接管功課班時,發現氣氛與我想像中有出入,學生和家長也千奇百怪。


有守株待兔的石像,當天沒功課,或完成功課後,就會開始「等運到」,等導師印練習。


有挑剔的溫室小花,會選座位、選導師、選同學,遇到不喜歡的同學,就會把書包放在旁邊的座位,不准別人坐,只對喜歡的人有禮貌。


還有拒絕思考的玩偶、倚賴成性的小乖乖、尋找庇護的流浪漢、目中無人的小惡霸、滔滔不絕的gossip girl、熱愛投訴的家長⋯⋯


不過我最看不過眼的,就是那些完成功課後,把整份功課「飛」或「推」給導師檢查的學生,然後立即衝出去打機,無論功課之後發生甚麼事情,有甚麼錯漏,也不再與他有關,可以完完全全把責任推給負責對功課的導師。


有一位男同學,把功課丟給我之後,就趕緊出去接待處打機休息,本來我想一邊看他的功課,一邊講解,但我「聲嘶力竭」地叫了他好幾次,他回來聽了一題講解又立即衝出去,這樣來來回回了好幾次。(聲嘶力竭是因為我聲帶未康復,連發聲也要花氣力,不是指大聲)


我最初不明白,為什麼這孩子沒法像其他同學一樣,靜止下來聽完整份功課的講解,後來才發現他是慣性依賴和推卸責任。


導師邊閱讀功課,邊向身邊的學生講解,當中的互動、交流和討論,正正是學校數十人一班做不到的。


眼前的學生覺得連等待導師閱讀功課,站在一旁聽講解,也是浪費時間,寧可走開去做別的事情。


也許是因為出面不少功課班都是這樣「培訓」孩子,導師和學生沒有互動,導師只是如同「check卷機器」般「圈」出學生做錯的題目,然後學生看到「圈圈」就改正,日復一日,孩子變得完全不懂獨立思考,也無法自行發現錯誤。


我本來就不喜歡坊間功課班的模式,覺得有點像託管,很難達到我對學術水平的要求,因此當初我並不想辦功課班,不過見社區有需要,我才繼續開辦。


然而,眼前的功課班給我的感覺不太對勁——學生沒有透過功課學習,只是當任務完成;學生為老師打工,老師為學校打工,導師為家長打工,完成功課,沒有錯漏,沒有投訴就OK。


其中一位功課班導師自己也是媽媽,她孩子本來自己負責功課,後來去了參加補習班,但不久後,他回家就經常理所當然地把功課丟給媽媽檢查,她覺得孩子去了補習,反而變得更依賴和沒責任感。最後,她沒有再送孩子去補習班了。


這些慣性為學生檢查功課的補習班,雖然製造了完美的功課,卻害了孩子一生。


如果孩子當初沒有學會獨立,建立對課業盡責的態度,升中後面對十幾科,即使家長花錢請十幾個導師補習,也是治標不治本。到時候家長就會發現╴咁慣性依賴的孩子根本沒法自行處理和適應中學的課程。


因此,面對眼前的功課班,我的首要任務是進行改革,進行一系列的教育工程——告別助長「慣性依賴」的家長、導師和學生,培訓一批明白苗茵理念的新導師,逐步活化石像、移植小花、輔導流浪漢、訓示小惡霸⋯⋯(待續)


Miss Anna

苗茵教育 Language Arts Consultant

  • 英國語言文學(榮譽)文學士,學位教師教育文憑(中學教育,主修英文)

  • 香港教育局註冊教師,逾10年教學經驗

  • 在中學擔任全職英文科教師期間,獲教育局頒發「教師表揚狀」

  • 擅於自創教材和設計富趣味的課堂活動,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和自行發現知識

  • 熱愛寫作,希望成為孩子的繆斯,會考及高考之英文寫作卷皆一take奪A

  • 其教授之學生參與全港英文寫作比賽屢次奪冠

  • 曾任星島日報專題記者、撰寫幼兒教育書籍《智在兒戲》和編撰英文拼音學習教材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